当前位置:东东成长记 >> 宝宝健康 >> 谁来关爱“自闭症”孩子?

谁来关爱“自闭症”孩子?


时间:2008-05-08    转载:东东成长记    来源:谁来关爱“自闭症”孩子?网
关键字:    关爱  自闭症  孩子      

      不聋,却充耳不闻;不盲,却视而不见,独自静地坐在角落,一天不开口说话,“自闭症”儿童因此又被称作“从冰箱出来的孩子”。据预测,目前分散在上海各辅读学校和家庭中的自闭症患者有四五千名,年龄最小的只有2岁,最大的已有25岁。

      研究表明,新生儿患自闭症的概率为万分之三左右,男孩患此症的可能性高于女孩。自闭症特征明显,不要人碰,不喜欢和别人对视,也不听指令;喜欢重复别人的话,而且往往是整句话的后几个字,就像“回音壁”;有点强迫症,对周围事物,小至积木排序大至家具摆设记得很牢,一有变动就会吵闹。

  每个“冰箱儿童”家庭都有自己的辛酸事。一位父亲带着患自闭症的儿子参加婚宴,16岁的男孩俨然已是个“小大人”,却是严重缺乏行为能力,解手时进了女厕所,结果被一位女士逮住,还叫来保安,众目睽睽之下,男孩视若无人,尴尬的父亲解释了半天,却换回一句:“这样的孩子就不要出来了。”为了给孩子创造机会融入社会,家长们四处奔波。

  目前,我国对自闭症儿童还缺乏健全的保护体系和专门的教育机构。《残疾人保障法》将精神分裂、弱智、肢体残疾、聋哑、盲列为保护对象,有人把自闭症等同于弱智,而实际上,有2%的自闭症儿童是高智商,在记忆和计算方面能力惊人,没有学过算术但能轻易地开根号,看一眼标语就能说出标语里所有字的笔画数。为了能获得学习机会,上海有数百名自闭症儿童被送进了辅读学校,据介绍,由于辅读学校缺乏经过专门培训的教师,自闭症儿童都只能分在各个班级,和弱智儿童一起学习,教育的难度较大,很多自闭症儿童通过六七年学习才勉强能够听懂老师的简单指令。

  如何才能让这个特殊群体及其家庭得到更多关爱?有关专家认为,自闭症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美、日、德等国成立了专门机构对自闭症进行研究,并且将自闭症作为单独的残疾类型列入《残疾人保障法》。有专家建议我国也可借鉴国外经验,建立专门的自闭症儿童学校,培养自闭症教育专业人员,使自闭症儿童能独立走向社会。此外,社会要及时为家长提供心理辅导、治疗信息等方面的帮助。

 

上一篇 小儿发热食疗方
下一篇 宝宝发烧全程指导




相关信息
1、儿童误食药品后怎么办
2、怎么帮新生儿选择玩具
3、初春孩子应警惕流感和流脑
4、孩子口吃,别训斥 - 儿童疾病
5、怀不上孩子的原因大搜集 - 不孕 不育 怀孕 不孕不育
6、不要等孩子渴了才给水喝
7、让孩子远离儿童多动症
8、什么声音能给新生儿安全感
9、孩子听力有障碍 仔细留意早发现
10、让孩子牙齿整齐的秘籍
11、宝宝“小鸡鸡”遇麻烦怎么办
12、帮助孩子交往的4个游戏
13、把握孩子长高的3个关键期
14、冬季宝宝感冒怎么防?
15、宝宝得了维生素C缺乏症怎么办?
16、孩子识字的最佳年龄是几岁?
17、给宝宝买衣服需注意什么 - 婴儿用品
18、患水痘孩子隔离很重要 - 儿童疾病
19、宝宝兔唇的成因危害与治疗 - 儿童疾病
20、慢性宫颈炎的症状是什么 - 宫颈疾病

1.本文章来源于网上,本站只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