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东东成长记 >> 宝宝健康 >> 儿童孤独症的小常识

儿童孤独症的小常识


时间:2008-05-08    转载:东东成长记    来源:儿童孤独症的小常识网
关键字:儿童  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又称儿童自闭症,与儿童感知、语言和思维、情感、动作以及社交等多个领域的心理活动有关,属于发育障碍。很多国家对儿童孤独症的患病率进行调查,加拿大为万分之十,美国为万分之四,日本为万分之七。 我国尚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从有关临床病例的统计中发现: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比例大约为5.1左右。调查研究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儿童孤独症患者的父母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在孪生子女中,单卵孪生子中若有1个患孤独症,另一个的患病率高达36%左右,而双卵孪生子中却没有这种现象。这说明孤独症的发生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最新医学研究发现,儿童患者脑中鸦片素含量过多,故常出现孤独、麻木症状和感情交流障碍等。到目前为止当前有多种病因学说,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儿童孤独症,尚未明确。

       儿童孤独症常见以下行为特征:

      (1)与周围人的情感交流受限,孤独症患儿不同程度地分不清亲人或陌生人,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不望对方的脸,回避眼光的接触。喜欢独处,一人玩反而自在,缺乏同情心。

      (2)保持固定生活模式:对生活环境要求刻板,家具的移动,以至饮食起居的改变都会引起他们情绪变化,比如:发怒或恐慌,有些患儿严重得甚至连吃饭 时坐的位置、碗和筷放在什么地方,甚至上厕所用哪个便池都不能改变。

      (3)言语障碍,儿童孤独症患者多言,但领会能力低,常用词不当。发音不正,发出怪腔怪调。

      (4)孤独症患儿常坐不住,活动过度,以脚尖走路。他们的注意力分散,习惯东张西望,或作伸颈、装相等怪异姿势。

       一般来说,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就可诊断为儿童孤独症:

      (1)对人普遍缺乏情感反应,严重影响社会性相互作用;

      (2)语词性和非语词性交往和想象性活动严重减少;

      (3)刻板、重复或仪式性行为,严重约束生活活动。 通过治疗,可减少行为症状、促进发育,常见的治疗方法有:游戏、拥抱、家庭、药物疗法等。 

 

上一篇 冬季:让宝宝学会耐寒
下一篇 小儿感冒易发生的并发症




相关信息
1、儿童误食药品后怎么办
2、如何选购儿童护肤品
3、儿童家具伴随宝贝智慧成长 - 婴儿用品
4、婴儿房的布局要注意 - 婴儿用品
5、春季儿童常见疾病的防治 - 儿童疾病
6、母乳喂养宝宝如何添加辅食 - 儿童疾病
7、如何早期发现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 儿童疾病
8、孩子口吃,别训斥 - 儿童疾病
9、通过饮食让月经如期而至 - 女性保健常识
10、怀孕前后妇科炎症的处理 - 女性保健常识
11、自测小儿多动症 - 儿童疾病
12、小心三大因素易致女性不孕 - 不孕不育
13、小儿得了先天性心脏病何时手术? - 儿童疾病
14、儿童盗汗不宜盲目用补药
15、让孩子远离儿童多动症
16、儿童春季补维A可防病
17、春季儿童谨防传染病集合
18、新生儿沐浴时的护理要点
19、把握孩子长高的3个关键期
20、锻炼灵活小手 宝宝练肌小游戏(2-3岁)

1.本文章来源于网上,本站只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