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腹泻
时间:2008-05-08 转载:东东成长记 来源:婴幼儿腹泻网
关键字:婴幼儿 腹泻
概述
婴幼儿腹泻是由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并以腹泻、呕吐为主要症状的胃肠道功能紊乱综合征。目前根据其病因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类。 在我国小儿腹泻是居第二位的小儿常见多发病,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每年有一两次发病高峰,一为6、7、8月,主要病原是埃希氏大肠桿菌与痢疾桿菌;二为10、11、12月,称秋季腹泻,主要病原是轮状病毒。本病治疗得当,效果良好,但不及时治疗以至发生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时可危及小儿生命。
临床表现
1.大便次数增多、稀,可有粘液,脓血。
2.溢奶或呕吐。
3.重型腹泻病者可见精神萎靡、脱水、酸中毒、全身衰竭等表现。
诊断依据
1.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
2.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
治疗原则
1.饮食调整。
2.根据病原选择抗生素治疗。
3.有失水者做口服或静脉补液。
4.对症支持治疗。
用药原则
1.细菌性肠炎选用1~2种抗生素,如庆大酶素、氟呱酸、氨芐青毒素、新青酶素Ⅱ。氟呱酸儿童慎用。
2.霉菌性肠炎选用制酶菌素、克酶唑口服。
3.轮状病毒性肠炎口服潘生丁,或静滴病毒唑,一般不使用抗生素。
4.腹泻时间长,体质虚弱者予支援疗法,输注白蛋白或血浆。
5.中毒症状消失,大便检查无红细胞、白细胞及脓球,但腹泻不止者可用止泻剂,呕吐、腹胀者对症处理。
6.重型腹泻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即应进行液体疗法,输入各种组成液,如半张液、2/3张液,酸中毒严重者补充碱性溶液。
7.如出现低钙抽搐者,可补钙。
疗效评价
治愈:精神食欲正常,腹泻呕吐停止,大便常规检查正常,水电解质紊乱纠正。
好转:精神食欲改善,腹泻呕吐显著减少,水电解质紊乱纠正。
未愈:腹泻呕吐未见减少,水、电解质紊乱未纠正。
预防
婴幼儿腹泻是常见病,故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食物要合理搭配,进食易消化食物,不要强迫进食。腹泻的患儿要注意尿量、精神状态,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可口服米汤500ml(1斤)+细盐1.75克(一个啤酒瓶盖的一半)或炒米粉25克(约2满瓷汤勺)+细盐1.75克+水500ml煮2~3分钟;或白开水500ml+白糖10克(约2小勺)+细盐1.75克煮沸后服用,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若腹泻不止,脱水明显,应找医生进行检查治疗。
上一篇 冬天让孩子多搓搓手 | |
下一篇 幼儿感冒如何护理? |
相关信息
1.本文章来源于网上,本站只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