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东东成长记 >> 宝宝健康 >> 大可不必“铅恐慌”,当心吃了“冤枉药”

大可不必“铅恐慌”,当心吃了“冤枉药”


时间:2007-07-05    转载:东东成长记    来源:大可不必“铅恐慌”,当心吃了“冤网
关键字:大可不必  恐慌  当心  冤枉      
      儿童铅中毒问题牵动着越来越多父母的心。记者近日在调查中看到,由于大量医疗门诊使用误差较大的血铅含量检测法,加上医方逐利心重、商家炒作热烈、父母爱子情切,不少孩子依据“虚高”的血铅值,吃了驱铅“冤枉药”。 
 
      资料显示,铅中毒在国际上有统一标准:血液中的铅含量超过10微克/分升,就视为铅中毒。但“国际标准”是建立在检测手段的“国际水准”上,而我国目前普遍使用的检测方法还落后于国际水平。 
 
      据专家介绍,血铅检测分“筛查”与“诊断”两种,前者误差大、价格低,几乎大小医院、儿科门诊等都能做,后者仪器昂贵、操作复杂、不普及,许多医疗机构筛查多半用“锌原卟啉法”,此法很不可靠,不能作为确诊依据,目前发达国家已经禁用。 
 
      记者采访中看到,虽然筛查不能确诊铅中毒,但仍有不少医院以此给“中毒”儿童开处方:林林总总的驱铅药、非药物保健品……如在呼和浩特市,多半幼儿园招收新生时,把血铅含量作为入园体检的一个常规项目,幼儿们或定点、或就近选择医疗机构体检,其中绝大部分仅有筛查能力。调查显示,约1/3的孩子体检后拿到了“铅中毒”的单子和大包小包的驱铅药物。 
 
      中华医学会针对儿童铅防治提出,一到三级血铅水平的患者,即血铅小于45微克/分升,应采取非药物驱铅,方法包括经常洗手、定期的家庭扫除、少吃含铅食品等,不建议药物驱铅。盲目使用药物排铅,对于人体损害很大,因为驱铅药物也会将一些有益元素清出体外。 
 
      儿童铅中毒受到社会高度关注,蕴含着巨大商机。记者采访中发现:有的商家和医疗机构借机大肆炒作“如不防治,20年后中国人平均智力将比美国人低20%”等,造成部分父母“铅恐慌”心理。专家建议,筛查中发现孩子血铅超标后,最好再做一次诊断检测,即使确诊孩子属于铅中毒,也要慎用药物。 

上一篇 3岁后地图舌会自然好转
下一篇 不让孩子“上火”七个办法




相关信息
1、宫颈糜烂治疗后当心阴道大出血 - 宫颈疾病
2、当心!幼儿喝珍珠奶茶易夭折 - 宝宝健康
3、当心牙刷磨损孩子的牙齿 - 宝宝健康
4、当心病毒性心肌炎
5、儿童驱虫要当心
6、游泳当心染疾病
7、夏季当心宝宝食物中毒 - 宝宝健康
8、冬季,当心孩子精神“感冒”
9、冬季,当心孩子精神“感冒”
10、当心!秋季腹泻来了
11、初秋健康提示:当心手足口病
12、夏季当心宝宝食物中毒 - 宝宝健康
13、当心三种易误诊的妇科疾患 - 女性保健常识
14、当心周围的杀虫剂无形中伤到孩子
15、大可不必“铅恐慌”,当心吃了“冤枉药”
16、专家揭示“铅恐慌”的真相
17、年轻女性当心急性肾炎 - 女性保健常识
18、冬季,当心宝宝患上暖气病
19、发烧也存在假象,当心孩子发烧“造假”现象
20、年轻女性当心急性肾炎 - 女性保健常识

1.本文章来源于网上,本站只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