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对孩子进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时间:2008-03-06 转载:东东成长记 来源:注意对孩子进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网
关键字:注意 孩子 进行 挫折 能力 培养
随着全球经济信息化的到来,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面临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除了有文化、有创新精神,还要有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适应这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在的孩子是未来的建设者,他们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对人的心理承受要求更高的社会。日本教育家井深大说过:“最吃苦头的自然是娇生惯养中长大的孩子本身,因为生活中毕竟不光有甜,还会同时伴有酸、咸、苦、辣,现在光喂甜食,将来难免会反胃,只有尝遍了辛酸苦辣后,才能最后品尝出生活的甘甜。”我国自古就有“自己跌倒自己爬起”的古训,孩子最终要摆脱父母这根拐杖,自己走向社会的。所以,从小要注重对孩子进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以磨炼孩子的意志,增强其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然而,我国孩子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庭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父母有能力、也有条件把孩子照顾得更好。许多父母因为自己年幼的生活贫困,不愿在孩子身上重演,所以就竭尽所能给予孩子最好的物资享受和生活上的精心呵护,使孩子成为娇生惯养的一代“小皇帝”,这是我国家庭重心下移的畸型状态。正因为如此,许多青少年出现了不堪一击的脆弱心理。据中国心理学会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结果显示,约13%的青少年存在明显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目前全国有3000万青少年心理有障碍,每8个青少年中有1个有心理病。一些学生因考试不好就上吊自杀,或杀死父母;有的因受到老师、父母的责怪几声就离家出走;有的受到一点挫折就精神崩溃等等,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此不堪一击,令人深感忧虑。就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过分保护,孩子依赖性强,好似温室里的花朵,经受不了风吹雨打。
2.父母重智轻德,平时注重孩子各种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做人和基本生活技能的训练。
3.现实中的高考制度没有改变,学校教育仍然以知识教育为主,心理健康、素质教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4.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父母工作压力大,平时忙于工作,很少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孩子遇事无人倾诉,容易造成心理压抑。
5.社会上影视暴力、色情泛滥,特别是网吧管理不规范,不少青少年沉迷于暴力、色情之中而不能自拔,心理受到了扭曲等等。综合以上原因,不难看出家庭教育是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做父母的应正视自己的教育理念,除了对孩子的精心呵护外,还应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挫折是事情进行不顺利或失败。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是指以增强孩子适应能力和坚强意志为目的,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创设一些困境,让孩子去对待、去克服,从而对他们进行经受挫折、摆脱依赖,增强对困难承受力的教育。
“从小吃得苦中苦,长大方为人上人。”所以,对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的培养,需从小开始,从家庭教育开始。
一、设置困境,给孩子提供挫折体验的机会。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瑞士让中学的孩子到别家当保姆,美国的孩子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日本把城市的孩子送到农村去“留土”,有的还“花钱给孩子买罪受”,而中国的孩子跌了一跤,做父母的就急忙扶起来。不同的教育理念,有不同的结果。还记得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日学生的夏令营较量吗?中国的孩子败给了日本的孩子,原因不是中国的孩子不聪明,而是由于生活太优越,父母呵护有余,孩子没有得到吃苦锻炼的机会,对生活的适应能力自然就差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动手,亲自参加实践,吃点苦,受点累,不但可以探究知识奥秘,培养创造能力,而且有利于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形成。”父母要想方设法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累,这样对孩子有好处。如有条件的可以让孩子节假日到农村去亲自体验一下农村的生活,烧火煮饭、拾柴挑水、喂鸡喂猪等,让孩子真真切切地体验到生活的艰辛。
社会生活是复杂的,为了帮助孩子理解,父母可以从饮食开始。平时有意在食物中加入酸甜苦辣,做些不合孩子口味的食物,如果孩子因挑食不吃,不妨让他饿一餐,等他饿了自己来找吃,从而帮助孩子改掉挑食的毛病,更好的去适应生活。同时让孩子明白生活中不光有喜欢的甜,还有酸辛苦辣。只有人去适应生活,而没有生活来适应人,否则就会被生活所淘汰,这与不合口味不吃会被饿死是一样的道理。
孩子年幼无知,生活经验少,为了孩子少走弯路,并防患于未然,有些日常生活技能应教会孩子,如求助电话110、120、119等的使用,迷路了怎么办?一般家电的使用方法,一般外伤的处理方法等。据对已结婚生子的第一代独生子女的调查发现,有的因煮饭做菜的能力太差而生活一团糟。“民以食为天”,煮饭做菜的技能应教会孩子。日常生活技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做父母的有必要教会孩子,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特征,让孩子能够笑对生活。
具有良好性格特征的人更能适应社会生活,独立自信、活泼开朗的人会笑对挫折,会想方设法战胜挫折。而孤僻、独立自信差的人往往会选择逃避或顺从。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虽然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则是在后天,特别是童年时期形成的。所以,家长要从小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特征,让孩子具备更好的抗挫折能力,从而笑对生活。
1.给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增强孩子的独立性。
我国的父母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呵护过多,禁区也多,致使孩子形成依赖性大,独立性差,稍遇一点挫折就束手无策。在教育中,父母要克服传统的教育模式,解放孩子的手、口、眼、耳,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顺从型”为“开拓型”,放手让孩子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锻炼独立性。刚开始,孩子凡事都想“自己来”,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每件事都常常做不好,如地越扫越脏,拿碗会摔破等,但父母要有耐心,让孩子有锻炼的机会,不能以提高效率和节省时间而“一手包办”,应让孩子明白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让“我自己来”成为孩子的座右铭,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还能锻炼孩子的勇气和意志力。
2.信任孩子,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指人相信自己的一种心理状态。一个自信的人往往具有乐观开朗、坦荡豁达的品质,敢于创新,自强进取,勇敢的面对未来。自信心的培养,要从尊重孩子,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开始。孩子年龄小,刚开始做事往往不如意,有时简直是添乱,越做越忙,父母切不可嘲讽孩子,“去去去,一边去。”“做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父母这种不信任的态度,会使孩子认为自己很无能,以后就没有自信,遇事就束手束脚。所以,平时父母要常对孩子说“你真行”,“了不起”。在生活、娱乐过程中,孩子往往有属于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见解,与成人不同,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能粗暴地按自己的意愿,指责孩子这样做不对,那样做不好,否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浇灭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毕竟年龄小,能力有限,当他们遇到困难或失败,感到沮丧时,父母要积极、热情地去扶一把,与孩子一道解决问题,并告诉孩子“失败乃成功之母”,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才发明成功的,给孩子鼓足勇气,让孩子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勇敢地面对失败,分析失败的原因,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勇敢的向成功迈步。
相信孩子,让孩子坚信自己“我会”,“我行”。因为孩子就是这样,你越相信他,他的积极性就越高,自信心就越强,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新事物,勇敢地面对挑战。
3.注重心理沟通,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泼开朗的性格,行为上总是给人以爽快的感觉。他们一遇到问题,就会自己想出种种办法来试试,即使失败也不沮丧,又会立刻思索,寻求别的方法。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但作父母的,即使再累再忙,每天也要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交流一下,进行心理沟通,消除代沟,成为孩子的朋友。这样孩子有什么事会向父母倾诉,从而消除压抑,保持心情愉快。
“快乐的母亲,养育出快乐的孩子。”所以,作母亲的从怀孕开始就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特别是哺乳期母亲最累最苦,切忌愁眉苦脸,而是始终以笑脸与孩子相迎,让孩子在笑声中成长,这样孩子才能笑口常开,活泼开朗。
家庭要保持和睦的气氛,每个人说话应和颜悦色,对孩子要和蔼可亲,让孩子感到父母可亲可敬,心情舒畅。从小不要当孩子的面,拿他与别人比较,“比xx矮了一点”,“比xx说话慢”等等,会让孩子觉得“我不如人”,易患上神经质,凡事战战兢兢。平时父母与孩子进行竞赛游戏,总喜欢让孩子赢,这样不好,应让孩子明白“山外有山”,“胜败乃兵家常事”,尽了力,“贵在参与”等道理。教育孩子凡事要尽心尽力,但要乐观地看待结果。“笑对人生”,“天塌下来当被盖”,这种良好的个性,是我们努力培养的方向。
三、奖惩结合,培养孩子"奖不骄,惩不馁"。
家长喜欢自己的孩子可能胜于世界上任何的人,父母有个自然的愿望就是使孩子高兴,使孩子幸福。但在鲜花铺路、赞美声中长大的孩子稍遇不顺,就会承受不了,有时还会出现过急行为。所以,作父母的不能溺爱孩子,对孩子要奖惩分明,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要做到该管则管,不要姑息迁就,手软护短。人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有对和错的时候,父母要弄清事实,有奖有罚,做到公平合理。奖励要有明确的条件,不能随成人的情绪,而且奖励要让孩子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如果条件太高,孩子做不到,失去争取的信心,奖励也就没有意义了。如果父母的奖励太随意,会使孩子得不到正确的自我评价,相反认为奖励是应该的,不奖励就什么也不肯干,甚至会发生为了奖励而养成作假或讨好的行为。对孩子的奖励不要太贵重,可以是玩具、书籍、生活用品,特别是给孩子一次他盼望已久的机会,也可让孩子提出奖励的愿望,合理的就答应,答应了就要做到。
惩罚是一种比较严厉的手段,要慎用。对年幼孩子的惩罚手段以取消权力为好,一般不使用打骂,因为父母在打骂孩子时情绪比较偏激,不容易做到公正和掌握分寸,而且容易损伤孩子的肌肤,伤害他的自尊心。另外,孩子都有羞耻心,惩罚不要当别人的面进行,以维护他的自尊心,这样有利于孩子改正缺点。奖惩的目的是让孩子明白自己行为的对与错,保留优点,克服缺点。如果光奖不罚,孩子会有恃无恐;光惩不奖,孩子会丧失信心,破罐破摔。奖惩结合,使孩子做到"奖不骄,惩不馁",明白事理,朝正面的方向发展。即使遇到挫折也不气馁,而是想方设法战胜它,成为生活的强者。
孩子年幼无知,自我保护能力差,需要父母的精心呵护,但同时也要注意进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以便增强孩子的生活适应能力。但孩子毕竟年龄尚小,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有限,父母要把握挫折的尺度,循序渐进,根据孩子成长的身心特点及规律,启发诱导,言传身教,促使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上一篇 充分挖掘和利用玩具教育功能 | |
下一篇 多给孩子一些“人文营养” |
相关信息
1.本文章来源于网上,本站只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