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社交第一课
时间:2007-05-30 转载:东东成长记 来源:宝宝社交第一课网
关键字:宝宝 社交 第一
毕业十年的同学聚会,很多旧日同学都带来了他们的“小尾巴”。半天玩下来,所有孩子的个性立现。有的“小尾巴”似乎从来不怵陌生环境,越是人多热闹,他的表现欲越强;两个小时之内,就成了所有孩子的“领袖”,并有胆气为所有小朋友说话,要求调整活动项目,让小孩子也能玩得尽兴;而有的“尾巴”却与父母寸步不离,把妈妈的裙角都攥得稀皱;妈妈上一趟洗手间没与他打招呼,他便号啕痛哭,任何人哄他都不行。在前者看来,陌生人是可以发展成朋友的,是开阔眼界的资源,是获得赞扬和勉励的途径;在后者看来,陌生人是不安全因素,是陷阱……
孩子们怎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反差,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对陌生人或陌生环境,有亲切感或畏惧感?原因在于,在他们第一次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对象时,我们如何去消除他们的紧张感,我们,是让他们独自去面对忐忑和挫折,还是把他们搂回怀里来,给他们撑起保护伞?什么样的教育决定了有什么样的孩子。
我想参加那边的Party
7月4日,在麦当劳过生日的是6岁的刘沁晨,她还请了三位幼儿园的小朋友,刘沁晨的妈妈充任“御用摄像师”.两岁的郑佳,与这一群小孩子素昧平生,她是被爸爸带到麦当劳来吃午饭的,但她很快被这边热热闹闹的party和游戏节目吸引住了。刘沁晨和她的伙伴戴上了纸帽子,在引领员姐姐的带动下玩游戏,有的孩子对着摄像机镜头做鬼脸,还有人憧憬着马上去参观麦当劳后场及切分蛋糕。郑佳一次次像无声的小猫一样挨近这个群体,踮起脚尖看她们做游戏,并且,眼巴巴地望着刘沁晨许愿及吹蜡烛。她眼中,有太多的疑惑、好奇和盼望。这一顿饭,郑佳和她爸爸吃得颇不安生。郑佳的爸爸觉得女儿放着一桌子的美味佳肴不吃,像尾巴一样粘定陌生人,是一件“丢脸”的事。于是他一趟趟地出来,把郑佳抱回自己的桌子,并问女儿:“爸爸要给你买什么,你才可以不过去?”
郑佳不甘心地在爸爸怀里扭过身体,央求说:“我什么都不想吃,我就是想和她们在一起。”
最后是麦当劳的引领员解了围,她牵着郑佳的手过来,向这个party小群体正式发出请求:“我们让郑佳也当我们的小嘉宾,可以吗?”
与陌生人交流的胆量和兴趣,正是从两岁左右开始萌芽。郑佳这个年纪的孩子,最容易在公众场合对家庭成员以外的人发生兴趣,她的戒备也少,不会像稍大一点的孩子会在对陌生人的观察中,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得体,最终打消与陌生人交流的愿望。两岁左右的孩子或许对陌生的成年人有畏惧感,但对8岁以下的孩子,却有自然的亲近感。从稍大一点的孩子身上,她会看到自己未来的生活将发生哪些变化,是否变得更自主、更快乐。比如郑佳通过观察,她认为来麦当劳过生日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她对爸爸的要求是“我下次 也要来这里过生日!”
通往外部世界的门就这样打开了。郑爸爸的反应是错的,他力图把郑佳从她主动贴近的环境里拽回来,认为“别人没有邀请你,你主动凑上去,这没礼貌。”这事实上扼杀了小郑佳“天不怕,地不怕”、主动与陌生人结识的潜意识,有可能造成女儿未来的胆怯与畏首畏尾。不妨向引领员学习,拉着孩子的手,去刘沁晨那桌,帮助孩子融入那个群体。可以让郑佳自我介绍,也可以让大孩子拉一拉小孩子的手。然后,让孩子快活地留在那里,自己远远坐着,照看一下孩子的安全即可。
交流的高级阶段:
●让孩子准备一部分美食向party上的孩子示好;
●主动找引领员要求加入舞蹈或游戏;
●知道洋快餐引领员的特殊着装,找她帮助购买简单的一两样食品,有困难让她帮忙;
● 通过绘画方式向party上的孩子介绍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幼儿园和老师;
●筹划自己的生日party,并对别的小孩的好奇表示理解,能主动邀请感兴趣的陌生孩子参加进来。
上一篇 BB 早教 | |
下一篇 让孩子与挫折握手言欢 |
相关信息
1.本文章来源于网上,本站只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