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东东成长记 >> 宝宝培养 >> 教育孩子,我们犯了多少错?

教育孩子,我们犯了多少错?


时间:2007-05-30    转载:东东成长记    来源:教育孩子,我们犯了多少错?网
关键字:教育  孩子  我们  多少      

      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我们一旦犯了错往往很难补救。

      情景一
      谁关上了孩子成长的“窗口”?

      孩子出生时,丈夫的事业正处于艰难爬坡阶段,妻子更是更是隔三岔五的出差,他们实在没有工夫照顾孩子。丈夫干脆把孩子送回老家,让母亲抚养。妻子不舍,丈夫满不在乎的说:“没关系,5年以后,等他记事了我们再教育也不迟。”

      正解:
      我们做个算术题:你愿不愿用10万元买孩子一个美好未来?相信很多父母都会做出肯定的回答。如果我们按每月赚2000元计算,三年下来,只赚不花,总共也就是7.2万元。牺牲三年的事业,我们还有机会重振旗鼓,但对孩子来说,这三年教育的黄金阶段是一去不返了。

      这三年,是发挥父母职责最重要的三年。孩子成长发育有几个关键期,其中最重要的是0到3岁这个阶段,3岁时人的基本素质已初步形成,6岁之前最终确定我们的“人生框架”。正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孩子出生时,父母往往按照自己的时间表安排教育孩子的日程,当孩子进了幼儿园,父母最主要的教育功能已告一段落。当他们真正有时间教育孩子时,教育的关键期已经过去,此时父母付出再多努力也很难有进展了。

      情景二
      我家孩子是神童

      提起自己的孩子,丈夫就乐开了花:他的儿子还没进幼儿园,就会背三百首唐诗,会唱十几首英文歌,会背圆周率小数点后100位……这一切都是他的“魔鬼训练”的成果。他经常把孩子送到各种训练班。

      正解:
      孩子3岁前最好不要可以学习认字和记地图、各国首都等刻板的内容,虽然有些孩子记忆力惊人,但由于孩子的大脑神经系统没有发育健全,过分强化记忆能力的训练,势必会影响到其他能力的发展,如交往能力、语言能力、动手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认字多的孩子会把大量时间用于读书,而少了与人交往和探索世界的机会。

      我们经常会看到能认许多字的孩子在幼儿园行为孤僻、小气、爱发脾气、不爱和小朋友玩、上学后不要能理解和配合老师的教育,甚至出现严重的适应问题和学习障碍。如果学习压力过重,幼儿大脑会不堪重负。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易对事物缺乏兴趣和好奇心,竞争力弱,不善为人处事。

      情景三:
      喜欢被打屁股的孩子

      “我家孩子太淘了,他根本就不怕打。”妈妈简直不敢带儿子到别人家家串门。一次拜年,儿子刚接了红包,过一会就把一盆花生倒在亲戚家小妹妹的头上。“你就不能老实一些,怎么每次带你出去,都要把别人家弄的乱七八糟呢?”妈妈回到家,气得打了他一顿屁股。可是孩子挨完打,哭了一会,又忽然“大雨转晴”,兴高采烈的玩起来,一个没留神,他又把厨房里的碗丢在地上。妈妈摸着打疼了的手,无可奈何:“他怎么那么皮呢?”

      正解:
      很多家长很困惑:为什么孩子似乎故意挨打。其实原因很简单,他在寻求一种安全感。

      人类生活到现在,身上有两个最敏感的器官,一个是手,一个是嘴唇。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男女谈恋爱先牵手,然后再接吻,全世界握手的礼节是通用的,只有通过握手才能彼此了解,这是一种原始的本能。你见到一个孩子会本能的抚摩他,可能还会亲亲他,这样孩子会更开心,因为他的安全感得到了满足。

      一般家长只有孩子哭闹时才抱,这就形成条件反射,不哭不闹不抱。如果只有哭闹时才抱,孩子会养成一种负面的条件反射:只有当我影响到别人的生活时,别人才会重视我,对我关注,才能满足我的安全需求。于是很多孩子习惯搞破坏,这就是一种负面的安全感需求。甚至当他们打孩子的时候,孩子却接受了一种“抚摩”接触,孩子通过这种负面的方式得到了安全感。解决办法很简单,你要在孩子高兴时多抱他,让孩子得到一种正向的安全感的满足。

      情景四:
      涂鸦是恶作剧?

      当朋友到我家做客时,总会有些吃惊。因为我家的墙壁上到处都是孩子的涂鸦之作。有时朋友忍不住劝我:“为什么不把墙刷一下?管管你的孩子?”

      我说:“你来我家只有少数几次,可是孩子却要在这个房子里待上十几年。所以我宁可委屈您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是赞成孩子信手涂鸦的。

      正解:
      为什么大部分孩子都喜欢涂鸦?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是为了寻求安全感,他涂鸦的内容就是他心中的一种安全感。如果他在生活中找不到,他就在纸上营造出来。

      孩子在纸上涂鸦,父母上去就说:“画的是什么啊,什么都不象。告诉爸爸,你画的是什么?”“是青蛙。”“哪有这样的青蛙!青蛙是这样的。”父母就拿出青蛙的真实画面让孩子看,父母把孩子的想象力和安全感完全破坏了。孩子会认为我所表现的东西,大人不需要,这个环境不允许我表达自己的需要,当安全的需求被否定的时候,以此为基础的爱的需求就更不用说了。孩子渐渐就丧失了表达需求的能力。不能随意涂鸦的孩子,安全感和爱的需求比较弱。

      同理,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父母总喜欢把儿童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但是没几分钟,孩子的房间又是一团糟了。其实在5岁以前,让孩子的房间乱一些,对孩子反而有好处,过于整洁干净的环境给孩子的刺激比较弱,对孩子成长不利。

 

上一篇 宝宝“投诉”幼儿园老师,怎么办
下一篇 离婚了 别忘了孩子




相关信息
1、缺乏关爱的孩子不长个
2、教育孩子的四种巧妙暗示法
3、给孩子物质奖励对不对
4、按照天性教育孩子
5、父爱越多孩子越聪明
6、婴幼儿教育误区 孩子发呆不是发傻
7、你的孩子是搞艺术这块料吗
8、孩子的小名如何给孩子起 - 教子有方
9、孩子处于压抑状态的表现 - 教子有方
10、千万不要惩罚淘气的孩子 - 教子有方
11、怎样帮助孩子发展学习能力? - 教子有方
12、10种处罚孩子的教育“妙招” - 教子有方
13、我们一家快乐的背歌谣 - 教子有方
14、如何培养孩子对钱的认识? - 教子有方
15、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 - 教子有方
16、母亲应该给孩子的六种教育东西 - 教子有方
17、把我们儿时的游戏变新鲜 - 教子有方
18、孩子会手淫了 怎么办? - 教子有方
19、被迫吃饭使孩子失去饥饿感 - 教子有方
20、帮孩子集中注意力的14种方法 - 教子有方

1.本文章来源于网上,本站只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