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东东成长记 >> 宝宝培养 >> 母原病

母原病


时间:2007-05-30    转载:东东成长记    来源:母原病网
关键字:母原病    

      日本的一位心理学家发现本国小孩的疾病或异常,几乎有70%—80%都是由母亲过度呵护所致,而且有渐渐增加和严重化的趋势。例如,小孩很乖,什么事情不让父母多说话,但总是莫名其妙地每个月都会患感冒,而且无法治愈。实际上,发生这种症状的原因,都是因双亲养育子女的方法造成的,致使孩子身心无法健康地发育,这就是母原病。
     
      症状之一:极度担心

      有的母亲,自宝宝出生起,便有了沉重的精神负担,使母爱不再有浪漫和情趣,她们时常惦念孩子,会因其某些细微变化而恐慌不已。如上班时突然想到孩子会生病,会食物中毒,马上放下工作非要亲自去幼儿园看看原本无事的孩子,才能心安;在孩子外出玩耍时,总会有一丝不祥之感,要求孩子一直留在自己身边;即使孩子睡熟之后,也会半夜醒来突然去看他是否感冒发烧,如果孩子伤风感冒,肚疼拉稀,她们更会着急不已,拉着孩子奔医院,并为此终日不安。

      母亲的这种紧张和恐惧的情绪会强烈影响孩子,使他们也终日惶惶,一时见不到母亲,便会六神无主,经常表现为胆怯、脆弱、易哭,并因这些情绪而影响食欲和睡眠,故心理和生理发育都明显劣于其他同龄孩子。
     
      症状之二:过度溺爱

      母亲认为孩子是自己心中的无价之宝,对他们关怀备至,照顾周全,百依百顺,她会不惜一切代价让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玩最新的,不让孩子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生怕委屈了他们,若是遇上孩子与小朋友发生口角,无论有理还是无理,总会站在自己孩子这一边。

      过度溺爱孩子会使孩子在生活上明显依赖母亲,长大后缺乏自立和吃苦精神,缺乏上进心,心理上变得十分脆弱。当他遇到小挫折时,便会因缺乏应变能力和单独处理事物的能力而不知所措,如果遇到较大挫折,如遭受家庭经济或结构的变化,其中会有些人因不堪承受心理压力而产生自杀企图或自杀行为。

      母原病会对孩子在心理、行为上产生极大伤害,所以患有母原病的妈妈,首先要调节自己教育子女的方法,相信孩子在自然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疾病侵袭和意外伤害的概率是极低的;提供机会让他经风雨、见世面,有限度地为其提供物质生活条件,都会对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独立性和良好品质大有益处。

      症状之三:育儿技术型

      有位母亲带7个月的婴儿来医院就诊,她对孩子的饮食习惯、摄入的热量、睡眠状况、、体重指数、如何鉴别孩子风疹与急疹等了如指掌,自认为有相当丰富的育儿知识,还能列举出她读过的视为%22宝典%22的育儿书籍,并不断夸奖自己的宝宝特别老实,带起来一点也不费劲,但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个孩子面部表情毫无变化,既不看母亲,也不环顾四周,当你呼唤他的小名时,他也毫无反应,像木头似的无动于衷。1岁以前是养育婴儿的关键时期,语言迟缓症、自闭症、痴呆症等疾病都是在这个阶段初步形成的,而这7个月婴儿已经显示出%22语言迟缓症或自闭症%22的初期征兆。发病原因就是这个母亲只知道按照书籍的指示去照顾孩子,却不知道养育孩子最重要的是母子之间的丰富多采的情感交流,是去抚摸孩子,与孩子嬉戏,和他讲话,让他高兴,让他体会到你发自内心深处的无微不至的母爱。即使读破万卷育儿书,也只能掌握育儿的知识。应把育儿书籍统统收起来,遇到问题再翻一翻,最关键的是母亲自然地流露出对宝宝的真情实感。

      症状之四:放弃育儿型

      许多夫妻都认为提高物质生活比养育一个小孩子要重要多了,再加上受到欧美国家个人主义的影响,有许多人主张女人应离开家庭,像男人一样地步入社会工作。母亲抱有这种想法,会出现放弃育儿现象。

      一个六岁的幼儿有严重的哮喘,大夫要求母亲持续带他到医院来治疗,可是这位母亲却说,手头有很重要的工作要做,希望能让他住院。在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则是母亲嫌带孩子麻烦,希望能轻松地从事自己的工作,所以母亲并不介意小孩子离开自己的身旁,或把未满周岁的小孩放在家里睡觉,独自一人外出购物,或是把不满3周岁的小孩送到托儿所里不加关心,或是交给自己的父母来照顾。除了会引起孩子身体疾病之外,也会使从小生活在%22孤独%22的气氛中的孩子体会不到家庭的亲情,他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上一篇 对孩子“用眼神进行教育”
下一篇 国外学前教育受反对的四种观点




相关信息

1.本文章来源于网上,本站只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