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护理完全指导手册 - 宝宝健康
时间:2007-06-07 转载:东东成长记 来源:早产儿护理完全指导手册 - 宝宝健康网
关键字:早产儿 护理 完全 指导 手册 宝宝
随着生育年龄两极化,高龄产妇和年纪过轻的妈妈越来越多,相对胎儿早产的机率也大幅提升,要如何避免早产,并给予这些巴掌仙子最好的照护,都是当务之急!
早产是指怀孕20周以后,37周之前的生产状况,而早产儿指的就是怀孕满20周,但未满37周所出生的宝宝。一般来说,早产的发生率占所有怀孕的5%~10%,但是却占所有新生儿死亡原因的80%,如此高的比例,准父母们一定要充分了解早产的原因,才能避免亲爱的宝宝提早报到。
正视早产的危险
怀孕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不是每个胎儿都如期在预产期报到,面对这些迫不及待降临的宝宝,妈咪们一定很疑惑是什么原因造成早产的呢?
认识早产因素 降低发生率
现在人生活忙碌、压力又大,这些都是造成早产的可能因素,因此想要降低早产的机率,必须先认识早产的原因,才能有效防治。有不少孕妇并不属于早产的高危险群,但是仍然发生早产的现象。所以一定要牢记早产的征兆,才能真正有效避免早产。
7个征兆小心早产
1.一阵一阵的腰酸。
2.下腹部有下坠感或压迫感。
3.阴道分泌物变多,夹杂红色血迹或水样分泌物。
4.腹部出现规则或持续性的紧绷感。
5.有如月经来时的闷胀感。
6.胎动突然变多或变少。
7.腹泻或肠绞痛增加。
3原则避免早产
为了避免生下早产儿,准妈妈们必须把握“医、多、战”的原则,才能战胜早产,让宝宝健康出生。
【医】要定期到医院进行产检。
【多】怀孕期间要多休息。
【战】战胜不良的生活习惯。
曾经生下早产儿,或是属于高危险群的妈妈,一定要到大医院进行产检,不能掉以轻心。最好和医护人员保持密切联系,这是能避免早产或其他并发症的好方法。目前各医院的产房,全天都有值班医护人员,可以多加利用,即时获得咨询和协助。
哪些人容易早产?
如果你是属于下列生活状态的妈妈,就要特别注意喔!
1.营养状态不良。
【孕前】体重低于45千克。
【孕后】
(A)体重增加速率每周小于0.27千克千克。
(B)怀孕过程总体重增加太少(40周小于10千克)。
2.有不良习惯、嗜好:抽烟、喝酒、药物成瘾等。
3.工作过度劳累、缺乏家人关怀。
4.怀孕间隔太密集:两胎间隔不到1年。
5.卫生习惯不好:经常发生泌尿道、生殖系统感染。
6.年龄小于20岁或大于40岁。
7.曾经有早产经验。
8.曾经人工流产且次数多。
在家安胎How to do?
当住院安胎的情况稳定,也就是没有早产征兆后,准妈妈才有可能出院,但是回家之后的自我照顾,一定要确实实行,才能增加宝宝足月出生的机会。准妈妈在家安胎应遵守的5大原则:
1.卧床休息。
2.避免进行刺激子宫收缩的活动:搬举重物、乳房护理、性生活等。
3.每日测量体温,留意是否有发烧、感染情形。
4.观察是否有早产征兆,若有征兆应立即回院检查。
5.按时服用安胎药物,若有不适及时与医生联系或入院检查。
健康迎接巴掌仙子
“巴掌仙子”是我们对早产儿的另一种称呼
在护理期间,早产儿何时可以离开保温箱而出院返家呢?
基本上有10项评估要点,掌握这些原则,父母就可以欢喜地迎接宝宝回家啦。
早产儿的存活率虽然比足月的宝宝低,但是在医护人员和父母的努力下,出生体重在1500克以上的早产儿,存活机会可高达95%以上。随着医学的进步,早产儿的存活率早已逐年提高了。现在体重低于1500克以下的早产宝宝,出生后满一个月的存活率也有75%。只要用积极的态度照料宝宝,早产儿也能活出幸福与美满!
早产儿存活率比较表
【以怀孕周数区分】
低于25周:死亡率小于20%。
22周:存活率29.4%。
(统计资料来源:日本大阪母子保健医院)
【以早产儿体重区分】
低于1000克以下:存活率50%。
1001克~1500克:存活率89%。
(统计资料来源:台湾早产儿基金会)
出院的条件
1.体重持续增加,体重平均每日增加20~30克,体重达2000~2200克,已有足够的观察时间。
2.室温下(摄氏24~25℃),在一般小床上以衣物包裹,可维持正常体温。
3.足够的吸吮能力,不分母乳喂食或配方奶粉喂食,而且喂食中不会引起心肺功能异常变化。
4.生理上已达成熟,以及心肺功能稳定,并已有足够的观察时间。
5.已给予适当的预防注射,或已妥善安排出院后接种。
6.已给予适当的新生儿代谢性筛检。
7.已确认其血液学检查为正常,若为异常(如贫血),也已给予适当治疗。
8.感官评估检查(眼底及听力)已完成,并了解了日后的可能变化及必要处置方法。
9.再次回顾住院过程尚未完全解决的医疗问题,并予以适当处理。
特殊用品准备
1.早产儿包裹用布。
2.早产儿尿布。
3.早产儿安抚奶嘴。
4.早产儿喂食奶瓶、奶嘴。
5.鼻导管。
6.氧气钢瓶及制造机。
7.血氧浓度监视器。
8.抽痰机。
特别留意动作发展
早产儿出院返家后,不论是生理或是动作发展都会比足月出生的婴儿慢。
父母在居家照护上,必须要检视宝宝的发展特征,才能避免发展迟缓。
早产儿通常在发展上较有问题,特征则以肌肉张力偏高和偏低两大类为主。早产宝宝因为动作发展迟缓,所以坐、爬、走、站都会较晚才能独立进行,许多早产宝宝都是到了学龄期,才出现较为明显的问题,另外也可能伴随语言、认知等迟缓现象。因此,身为早产宝宝的父母,更要提高警觉,及早发现问题,才能尽早治疗,达到最佳效果,千万别抱着无所谓的心态,认为宝宝大了自然会坐或站,而错失了治疗的黄金期。
早产宝宝发展迟缓的动作特色
【Part 1:肌肉高张】
1.让人觉得很难抱。
2.身体僵硬。
3.抱或躺时,易呈现拱背的姿势。
4.仰躺时,双手不易伸到身体中线处。
5.摆坐姿是,下肢不易伸直,易向后倒。
6.爬行时,双手、双脚无法移动自如。
7.站立时,容易出现踮脚尖的现象,且不易屈膝坐下。
【Part 2:肌肉低张】
1.宝宝较安静、不爱动。
2.全身瘫软。
3.关节角度过大或松弛。
4.头部控制力差,易往后掉,不能随着身体抬起来。
5.摆坐姿时,背部撑不起来,需要双手扶地才能坐。
6.爬行时腹部贴地,双脚过度张开。站立时脚板外翻,会出现扁平足。
追踪检查远离并发症
早产儿顺利出院后,追踪检查就成了下个阶段的重要任务,即使已经向各种器官并发症说拜拜,还是会受到神经异常、心智发展异常、视力听力异常等的威胁。为了确保早产宝宝有个健康的未来,追踪检查计划最好从“矫正年龄6个月大”开始,定期回诊接受完整的追踪检查,直到2岁为止。
何谓“矫正年龄”?
矫正年龄是指以预产期计算宝宝的年龄。举例来说,准妈妈的预产期是3月1日,到了4月1日时,宝宝的年龄就称为矫正年龄1个月。
5大项追踪检查内容
完整的早产儿追踪检查计划,应包含5大项目:
1 生长营养状态评估
1.测量身高、头围、体重等生长指标,并对照矫正年龄生长曲线表。
2.提供营养状态、哺育摄取情形、副食品添加比重等咨询。
2 神经发育与粗细动作检查
由下列三项评估早产儿的神经发育状况。
1.关节角度的量测。
2.神经反射的出现或消失。
3.坐姿与站姿的稳定性。
3 心智发展评测
透过精心设计的模型、图形、玩具评估宝宝目前各项心智发展的情形。
1.认知。
2.语言。
3.社会人际。
4.精细动作。
5.粗动作。
4 眼力评估
1.视网膜检查。
2.视力检查。
早产儿视网膜发生病变的机率偏高,建议要让宝宝追踪至受孕满40周的周龄,才能较为放心。而在早产宝宝的矫正年龄1岁至1岁半时,则需要开始做视力检查,之后再依照个别情况持续追踪。
5 听力评估
1.初步的听力筛检,最慢不能迟于矫正年龄6个月。
2.没有一种听力检查能完全检查出宝宝的听力问题,所以除了听力筛检的数据之外,应多从其语言、理解、表达等能力来评估。
早产是指怀孕20周以后,37周之前的生产状况,而早产儿指的就是怀孕满20周,但未满37周所出生的宝宝。一般来说,早产的发生率占所有怀孕的5%~10%,但是却占所有新生儿死亡原因的80%,如此高的比例,准父母们一定要充分了解早产的原因,才能避免亲爱的宝宝提早报到。
正视早产的危险
怀孕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不是每个胎儿都如期在预产期报到,面对这些迫不及待降临的宝宝,妈咪们一定很疑惑是什么原因造成早产的呢?
认识早产因素 降低发生率
现在人生活忙碌、压力又大,这些都是造成早产的可能因素,因此想要降低早产的机率,必须先认识早产的原因,才能有效防治。有不少孕妇并不属于早产的高危险群,但是仍然发生早产的现象。所以一定要牢记早产的征兆,才能真正有效避免早产。
7个征兆小心早产
1.一阵一阵的腰酸。
2.下腹部有下坠感或压迫感。
3.阴道分泌物变多,夹杂红色血迹或水样分泌物。
4.腹部出现规则或持续性的紧绷感。
5.有如月经来时的闷胀感。
6.胎动突然变多或变少。
7.腹泻或肠绞痛增加。
3原则避免早产
为了避免生下早产儿,准妈妈们必须把握“医、多、战”的原则,才能战胜早产,让宝宝健康出生。
【医】要定期到医院进行产检。
【多】怀孕期间要多休息。
【战】战胜不良的生活习惯。
曾经生下早产儿,或是属于高危险群的妈妈,一定要到大医院进行产检,不能掉以轻心。最好和医护人员保持密切联系,这是能避免早产或其他并发症的好方法。目前各医院的产房,全天都有值班医护人员,可以多加利用,即时获得咨询和协助。
哪些人容易早产?
如果你是属于下列生活状态的妈妈,就要特别注意喔!
1.营养状态不良。
【孕前】体重低于45千克。
【孕后】
(A)体重增加速率每周小于0.27千克千克。
(B)怀孕过程总体重增加太少(40周小于10千克)。
2.有不良习惯、嗜好:抽烟、喝酒、药物成瘾等。
3.工作过度劳累、缺乏家人关怀。
4.怀孕间隔太密集:两胎间隔不到1年。
5.卫生习惯不好:经常发生泌尿道、生殖系统感染。
6.年龄小于20岁或大于40岁。
7.曾经有早产经验。
8.曾经人工流产且次数多。
在家安胎How to do?
当住院安胎的情况稳定,也就是没有早产征兆后,准妈妈才有可能出院,但是回家之后的自我照顾,一定要确实实行,才能增加宝宝足月出生的机会。准妈妈在家安胎应遵守的5大原则:
1.卧床休息。
2.避免进行刺激子宫收缩的活动:搬举重物、乳房护理、性生活等。
3.每日测量体温,留意是否有发烧、感染情形。
4.观察是否有早产征兆,若有征兆应立即回院检查。
5.按时服用安胎药物,若有不适及时与医生联系或入院检查。
健康迎接巴掌仙子
“巴掌仙子”是我们对早产儿的另一种称呼
在护理期间,早产儿何时可以离开保温箱而出院返家呢?
基本上有10项评估要点,掌握这些原则,父母就可以欢喜地迎接宝宝回家啦。
早产儿的存活率虽然比足月的宝宝低,但是在医护人员和父母的努力下,出生体重在1500克以上的早产儿,存活机会可高达95%以上。随着医学的进步,早产儿的存活率早已逐年提高了。现在体重低于1500克以下的早产宝宝,出生后满一个月的存活率也有75%。只要用积极的态度照料宝宝,早产儿也能活出幸福与美满!
早产儿存活率比较表
【以怀孕周数区分】
低于25周:死亡率小于20%。
22周:存活率29.4%。
(统计资料来源:日本大阪母子保健医院)
【以早产儿体重区分】
低于1000克以下:存活率50%。
1001克~1500克:存活率89%。
(统计资料来源:台湾早产儿基金会)
出院的条件
1.体重持续增加,体重平均每日增加20~30克,体重达2000~2200克,已有足够的观察时间。
2.室温下(摄氏24~25℃),在一般小床上以衣物包裹,可维持正常体温。
3.足够的吸吮能力,不分母乳喂食或配方奶粉喂食,而且喂食中不会引起心肺功能异常变化。
4.生理上已达成熟,以及心肺功能稳定,并已有足够的观察时间。
5.已给予适当的预防注射,或已妥善安排出院后接种。
6.已给予适当的新生儿代谢性筛检。
7.已确认其血液学检查为正常,若为异常(如贫血),也已给予适当治疗。
8.感官评估检查(眼底及听力)已完成,并了解了日后的可能变化及必要处置方法。
9.再次回顾住院过程尚未完全解决的医疗问题,并予以适当处理。
特殊用品准备
1.早产儿包裹用布。
2.早产儿尿布。
3.早产儿安抚奶嘴。
4.早产儿喂食奶瓶、奶嘴。
5.鼻导管。
6.氧气钢瓶及制造机。
7.血氧浓度监视器。
8.抽痰机。
特别留意动作发展
早产儿出院返家后,不论是生理或是动作发展都会比足月出生的婴儿慢。
父母在居家照护上,必须要检视宝宝的发展特征,才能避免发展迟缓。
早产儿通常在发展上较有问题,特征则以肌肉张力偏高和偏低两大类为主。早产宝宝因为动作发展迟缓,所以坐、爬、走、站都会较晚才能独立进行,许多早产宝宝都是到了学龄期,才出现较为明显的问题,另外也可能伴随语言、认知等迟缓现象。因此,身为早产宝宝的父母,更要提高警觉,及早发现问题,才能尽早治疗,达到最佳效果,千万别抱着无所谓的心态,认为宝宝大了自然会坐或站,而错失了治疗的黄金期。
早产宝宝发展迟缓的动作特色
【Part 1:肌肉高张】
1.让人觉得很难抱。
2.身体僵硬。
3.抱或躺时,易呈现拱背的姿势。
4.仰躺时,双手不易伸到身体中线处。
5.摆坐姿是,下肢不易伸直,易向后倒。
6.爬行时,双手、双脚无法移动自如。
7.站立时,容易出现踮脚尖的现象,且不易屈膝坐下。
【Part 2:肌肉低张】
1.宝宝较安静、不爱动。
2.全身瘫软。
3.关节角度过大或松弛。
4.头部控制力差,易往后掉,不能随着身体抬起来。
5.摆坐姿时,背部撑不起来,需要双手扶地才能坐。
6.爬行时腹部贴地,双脚过度张开。站立时脚板外翻,会出现扁平足。
追踪检查远离并发症
早产儿顺利出院后,追踪检查就成了下个阶段的重要任务,即使已经向各种器官并发症说拜拜,还是会受到神经异常、心智发展异常、视力听力异常等的威胁。为了确保早产宝宝有个健康的未来,追踪检查计划最好从“矫正年龄6个月大”开始,定期回诊接受完整的追踪检查,直到2岁为止。
何谓“矫正年龄”?
矫正年龄是指以预产期计算宝宝的年龄。举例来说,准妈妈的预产期是3月1日,到了4月1日时,宝宝的年龄就称为矫正年龄1个月。
5大项追踪检查内容
完整的早产儿追踪检查计划,应包含5大项目:
1 生长营养状态评估
1.测量身高、头围、体重等生长指标,并对照矫正年龄生长曲线表。
2.提供营养状态、哺育摄取情形、副食品添加比重等咨询。
2 神经发育与粗细动作检查
由下列三项评估早产儿的神经发育状况。
1.关节角度的量测。
2.神经反射的出现或消失。
3.坐姿与站姿的稳定性。
3 心智发展评测
透过精心设计的模型、图形、玩具评估宝宝目前各项心智发展的情形。
1.认知。
2.语言。
3.社会人际。
4.精细动作。
5.粗动作。
4 眼力评估
1.视网膜检查。
2.视力检查。
早产儿视网膜发生病变的机率偏高,建议要让宝宝追踪至受孕满40周的周龄,才能较为放心。而在早产宝宝的矫正年龄1岁至1岁半时,则需要开始做视力检查,之后再依照个别情况持续追踪。
5 听力评估
1.初步的听力筛检,最慢不能迟于矫正年龄6个月。
2.没有一种听力检查能完全检查出宝宝的听力问题,所以除了听力筛检的数据之外,应多从其语言、理解、表达等能力来评估。
上一篇 过油食物影响宝宝健康 - 宝宝健康 | |
下一篇 关于准妈妈、初生宝宝购物的几点建议 - 宝宝健康 |
相关信息
1.本文章来源于网上,本站只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