疳积 - 儿童疾病
时间:2007-06-07 转载:东东成长记 来源:疳积 - 儿童疾病网
关键字:儿童 疾病
疳积是由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一种慢性病症。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临床以消瘦、贫血、毛发憔悴、食不甘味,神烦不安,二便异常为主要表现。包括现代医学的小儿营养不良、营养性贫血、慢性消化不良、佝偻病及某些维生素缺乏症厌食症等。预防在于改进哺乳和喂养方法,定时定量喂养,节制饮食。注意及时添加辅食。应以熟、热、细软、少油、少渣、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伤乳停食者早期给予清淡素食即可,已有疳积者,宜注意补养,扶正而“积”自除。
古人对疳证的含义有两种解释:一说,“疳者甘也”,认为疳证的发生原因为小儿过食肥甘、生冷,损伤脾胃,日久渐成疳证;另一说“疳者干也”,指气液干涸,形体消瘦。前者言其病因,后者述其症状。本病起病缓慢,病程迁延,病情复杂,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甚则危及生命。(1)积滞伤中,症见面黄肌瘦,毛发稀疏,精神不振,食欲欠佳,乳食不化。①伤乳者,症见周岁婴儿吃奶减少,恶心呕吐乳块,口中有乳酸臭味;腹胀啼哭,睡眠不安,大便次频、色白有奶瓣,或大便秘结,舌红、苔白厚或黄厚,指纹红紫。治宜调和脾胃,消乳化滞。②伤食者,症见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吐物酸臭,腹胀或腹痛,睡眠不安,烦躁哭闹,大便酸臭,糟杂不化,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治宜调和脾胃,消食化滞。(2)疳疾,症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毛发黄稀,腹大青筋,头大颈细,目无光彩,纳呆厌食,烦热唇干,睡卧露睛,完谷不化,舌淡少津,或舌红苔光,脉沉无力或细数。治宜健脾消积(只宜平补缓补,不宜大补峻补)。
方1 麦芽煎
组成:麦芽20克。
用法:水煎30分钟,日服2次。
功效:消乳食。
主治:婴儿伤乳(食)。
来源:梅玛力,等.中医小儿食物保健疗法.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89,141
方2 大麦粥
组成:大麦米50~100克。
用法:大麦米研碎,煮粥常食。
功效:补脾宽肠消食。
主治:乳食所伤,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者。
古人对疳证的含义有两种解释:一说,“疳者甘也”,认为疳证的发生原因为小儿过食肥甘、生冷,损伤脾胃,日久渐成疳证;另一说“疳者干也”,指气液干涸,形体消瘦。前者言其病因,后者述其症状。本病起病缓慢,病程迁延,病情复杂,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甚则危及生命。(1)积滞伤中,症见面黄肌瘦,毛发稀疏,精神不振,食欲欠佳,乳食不化。①伤乳者,症见周岁婴儿吃奶减少,恶心呕吐乳块,口中有乳酸臭味;腹胀啼哭,睡眠不安,大便次频、色白有奶瓣,或大便秘结,舌红、苔白厚或黄厚,指纹红紫。治宜调和脾胃,消乳化滞。②伤食者,症见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吐物酸臭,腹胀或腹痛,睡眠不安,烦躁哭闹,大便酸臭,糟杂不化,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治宜调和脾胃,消食化滞。(2)疳疾,症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毛发黄稀,腹大青筋,头大颈细,目无光彩,纳呆厌食,烦热唇干,睡卧露睛,完谷不化,舌淡少津,或舌红苔光,脉沉无力或细数。治宜健脾消积(只宜平补缓补,不宜大补峻补)。
方1 麦芽煎
组成:麦芽20克。
用法:水煎30分钟,日服2次。
功效:消乳食。
主治:婴儿伤乳(食)。
来源:梅玛力,等.中医小儿食物保健疗法.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89,141
方2 大麦粥
组成:大麦米50~100克。
用法:大麦米研碎,煮粥常食。
功效:补脾宽肠消食。
主治:乳食所伤,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者。
上一篇 核黄素缺乏病 - 儿童疾病 | |
下一篇 鹅口疮 - 儿童疾病 |
相关信息
1.本文章来源于网上,本站只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