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怎样看待对与错的
时间:2007-07-26 转载:东东成长记 来源:儿童是怎样看待对与错的网
关键字:儿童 怎样 看待
“不,我不能给。”三岁的罗杰大叫,同时张开双臂试图将147块积木护到自己的胳膊底下。“我需要它们”,他大声抗议。
显然,罗杰的行为违背了“分享”这一准则。那么,我们能说罗杰是一个自私、淘气、被宠坏了的孩子吗?也许不能。因为,该年龄段特定的道德感决定了,他只是简单地思考问题,自然地按自己的想法去行事。
有关专家告诉我们,道德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同情心、利他主义、分享等亲社会行为都是与个体的认知发展相一致的,并受认知发展的限制,因此,儿童的道德发展也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
学前儿童正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表面性、固定性等局限性,因此相应地在判断对与错方面,也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 绝对性。凡事常常都是好的或常常都是坏的,在他们眼里,一个行为是有意还是无意并不重要,他们不看动机,只看结果。
2. 取决于身体伤害的程度。身体伤害越严重,就认为错得越糟糕。
3. 取决于一切行为是否会招来惩罚。如果受到处罚就认为是错的。
4. 规则。规则是从来都不应该打破的,破坏规则就是错的。
5. 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儿童很难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因此,罗杰可能就认为,积木是我先拿的,我有权占有,打破了这个规则就是错的;另外,他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认为我需要它们,所以就该归我。
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应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
上一篇 行为异常的孩子,心理有问题 | |
下一篇 儿童孤独症的病因 |
相关信息
1.本文章来源于网上,本站只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