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东东成长记 >> 宝宝心理 >> 应该如何看待幼儿之间的争吵

应该如何看待幼儿之间的争吵


时间:2007-07-26    转载:东东成长记    来源:应该如何看待幼儿之间的争吵网
关键字:应该  如何  看待  幼儿  之间  争吵      

      在幼儿园里,争吵、闹纠纷,是幼儿交往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教师面对这种现象,往往采取简单的阻止方法。从表面上看,教师是在制约幼儿的不良行为,似乎充当了正面施教的角色,其实不然。因为对于幼儿来说,争吵、闹纠纷并非都是坏事,而且往往有利于他们交往能力的发展和心智的健康成长,有着成人施教所不能替代的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不应当简单地充当宣判是非的法官,而应当通过孩子们的争吵和纠纷,去了解孩子心中的世界,了解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如何看待幼儿争吵现象呢?

      ◎ 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明辩是非的能力有可能得到提高

      一天下午,幼儿分组洗手,准备吃点心。这时,洗手间传出了哭声和争吵声。原来,牛牛踩了苏静的脚,把苏静的新皮鞋也弄脏了。牛牛站在一边说:“我没有看见,你哭什么?”苏静边哭边说:“你有意踩脏我的皮鞋,你赔我,你赔我!”这时,康康走过来了,边用手绢给苏静擦眼泪边说:“苏静,别哭了,牛牛不是故意踩你的新皮鞋的,一会让他给你说对不起。走,咱们去吃点心吧。”老师看到这一情景,没有去干涉,因为孩子们自己已经把问题处理好了。吃过后,教师找了一块干净的毛巾,悄悄交给牛牛,让他主动给苏静道歉并把她的新皮鞋擦干净。

      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幼儿年龄虽小,却已有了一定的道德准则和美好情感。他们之所以发生争吵,是因为起初都认为自己有理,这说明都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念。幼儿的这种是非观念虽然还比较肤浅,但是是很可贵的。在上述事例中,教师只是在认真观察分析的情况下,对幼儿给予了不露声色的引导和帮助,这样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 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可能得到锻炼

      一次户外活动时,刘然正在玩滚轮胎,这时陈猛跑过来就抢,刘然急得大哭起来,委屈地说:“你为什么抢我的轮胎?”陈猛回答道:“教师说了,好玩的玩具,大家要轮着玩。”刘然不服气地说:“我还没玩够呢!你为什么抢?”陈猛说:“光你想玩,我也想玩一会儿!”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辩不止。这时,一个小朋友跑到教师面前说:“老师,陈猛和刘然打架了。”其实,老师早就看在眼里,听在耳里,只是为了锻炼他俩的表达能力,有意让他俩多争吵一会儿。老师看他俩争执不下,才决定去处理。老师走到他们面前,心平气和地说:“陈猛,你为什么抢刘然的玩具?”陈猛见老师先让他解释理由,就得意地说:“老师,你看刘然玩得头上都出汗了,还不让我玩玩。”老师接着问:“你和他商量了吗?”陈猛低下头,声音很低地说:“没有。”老师顺势问刘然:“如果陈猛和你商量,你能和他一块玩吗?”刘然点了点头,就这样,两个孩子都消了气,一块玩了起来。

      在对幼儿施教时,教师常常会发现,一些平时话少和因教师提问而怯场的孩子,在与同龄孩子争吵时,往往面无惧色,变得口齿伶俐,思路敏捷,用语丰富。可见,争吵有利于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由于幼儿词汇较缺乏,语言表达能力普遍较差,他们有时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且语言的情景性较强;他们不容易理解抽象的词语,对于那些虽然具体但表达程度不同的词语也难以区分,例如常常把推、拉、挤、碰、踩等词语统统用“打”来代替,从而夸大了事实。如上例中,陈猛和刘然本来只是争吵,可一幼儿却向老师报告他们“打架”了。这种夸大事实的现象在幼儿中是常见的,多是由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差造成的。争吵,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幼儿运用语言的一种实践,只要老师给予适当引导,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是有益的。

      ◎ 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有可能得到培养

      一天下午,小朋友都在玩各自喜欢的玩具。佳佳突然因为一套拼图玩具和多多争吵起来:“你为什么抢我的玩具,不知羞!”多多理直气壮地说:“不对,我没抢,是你抢!刚才是我在玩的,等我喝完水回来,你就抢去了。”佳佳委屈地说:“我没抢,没人玩了我才拿来玩的。”多多说:“没有抢也得还给我,是我先玩的。”佳佳说:“要不,咱们一块玩吧。”多多坚持说:“不行,你要还给我。”佳佳语气温和地说:“好多多,咱们一块玩吧,一个人玩多没意思。”于是,两个小朋友一块玩了起来。

      从这一事例可以看出,幼儿之间的争吵和纠纷,是幼儿人际交往中产生矛盾的表现。孩子对玩是很感兴趣的,但是玩有玩的规则。一件拼图玩具应该由谁玩,在孩子心目中是有一定道德标准的,这种标准在争吵的过程中会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具体。也正是在这种争吵甚至打闹中,幼儿学会了观察和分析,有了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并在观察学习过程中掌握与同伴相处的技巧。如果孩子之间始终和平相处,没有矛盾冲突,反而缺少了这种机会。所以,成人常常发现,有些幼儿一分钟前是“敌人”,一分钟后又成了游戏伙伴。孩子一般不会像成人那样因利益冲突而长久记恨对方。在玩耍中,孩子的最大利益追求是玩得开心、尽兴和获得成功。为了这种利益,孩子可以马上发生冲突,也可以马上和好。

      如今的幼儿,很少有与人交往的机会,缺乏与同伴交往的经验。孩子进了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和交往经验的缺乏,必然会产生人际冲突,于是其行为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一是表现为懦弱胆小,二是表现为有攻击性行为。因而,幼儿间的争吵现象不时发生。作为教师,应当通过这种现象细心地分析幼儿心理,了解发生争吵和纠纷的原因,正确评判幼儿的行为,注意给予适时正确的引导,帮助幼儿尽可能地掌握与伙伴友好相处的方法,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 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可以学习自我控制和谦让

      下午,幼儿离园前在室内自由活动。教师与早来园接孩子的家长在室外交谈。这时,正在搭积木的斌斌突然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噢,我搭出高楼了,我搭出高楼了!”可是,由于他不小心,挥舞的手臂碰在身旁玲玲的脸上。顿时,玲玲哭了起来:“你为什么打人?我要去报告老师!”斌斌说:“我没有打你!”玲玲边哭边说:“你打了,你打了!”斌斌急了:“我就没打!你要报告老师,我就真打你!”说着,斌斌举起了手。玲玲哭得更厉害了,边哭边不停地说:“就报告老师!”斌斌见玲玲哭得那样伤心,就慢慢把手放下来说:“玲玲,不要报告老师,我不是有意的。”玲玲的哭声变小了,但还坚持说:“就去报告老师!”斌斌语气温和地说:“好玲玲,对不起,不要报告老师。来,我教你搭高楼。”说着,斌斌就拉着玲玲的手坐下。玲玲不哭了,两人一块搭起积木来。

      事实上,幼儿所产生的错误,很多是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特点造成的。幼儿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容易兴奋,加之其性情活泼、好奇心强,往往在新的刺激下会产生不合常规的现象。再者,幼儿肢体运动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发育不完善,同时注意还不健全,所以控制能力较差,而又处于具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所以行动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常会不假思索就行动,且行动带有很大的冲动性。这些情况的存在,都需要幼儿在与同伴争吵、闹纠纷的矛盾中经受教育和锻炼,从而学会自我控制,学会谦让。

 

上一篇 儿童恐惧心理的产生与克服
下一篇 弱智儿童有什么心理特点?




相关信息
1、孩子是如何出现恐惧的
2、如何帮助幼儿克服恐惧心理
3、幼儿自卑心理的形成及纠正
4、孩子是如何出现恐惧的
5、如何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
6、婴幼儿有什么样的想象
7、如何识别孩子的情绪
8、四岁的男孩不上尿布不肯睡觉,该如何纠正
9、单亲幼儿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10、创设适合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
11、如何消除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
12、走进幼儿心灵的重要途径
13、如何对6岁儿童进行心理教育
14、如何对6岁儿童进行心理教育
15、如何对6岁儿童进行心理教育
16、如何对6岁儿童进行心理教育
17、如何对6岁儿童进行心理教育
18、如何对6岁儿童进行心理教育
19、母亲在婴儿的心理教育中地位如何
20、神经科学与婴幼儿的抚养与教育

1.本文章来源于网上,本站只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