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东东成长记 >> 孕期知识 >> 宝宝蹒跚学步时 - 胎教

宝宝蹒跚学步时 - 胎教


时间:2007-07-26    转载:东东成长记    来源:宝宝蹒跚学步时 - 胎教网
关键字:宝宝  蹒跚  学步  胎教      
儿子学走路了,看着宝贝疙瘩努力进取的可爱样子,全家人既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宝宝长大了,要离开爸爸妈妈的怀抱了。紧张的是儿子走路不稳,会摔跟头。因此刚开始的时候,爷爷、奶奶、老公和我轮流扶着儿子走。大人们累得腰酸腿疼,心里却乐开了花。

开始的时候,儿子很少摔跤。随着儿子一天天的进步,我们也渐渐地由少扶到不扶。他在前面摇摇晃晃,我们在后面匍匐前进,眼看要摔的时候扶一把,感觉轻松不少。可是儿子吃的若头却越来越多,因为有时根本来不及去扶他而眼看着他摔腚墩、头撞到墙上或磕在桌子角上。最严重的一次是脚下一滑,脸碰在电视机柜的边上,顿时就是一片青紫,儿子立刻哭得没了人声。大约过了一个星期才渐渐消下去。经常是耳听“砰”的一声响,接着是儿子的哭声。全家人从不同的地方奔到儿子的面前,有的给擦眼泪,有的检查碰伤的地方,真是无微不至。儿子一边哭一边指着碰他的地方。“打,看你还碰疼我们宝宝不。”我们这样给儿子出气。

一天,爷爷正抱着宝贝孙子玩得开心,不小心两人的头碰在了一起。大概碰的不重,儿子没哭。却抬起小手照着爷爷的额头就打,小嘴还说着:“打,打”。我急忙过去阻止儿子:“怎么可以打爷爷呢,爷爷又不是故意的。”儿子委屈而疑惑地看着我,小嘴说不明白,但他的眼神让我一下子明白了:我们做错了。

孩子在学走路的时候,磕磕碰碰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不应该为了给孩子出气就去打地面、打墙壁、打桌子。这样做不但不能减轻孩子的痛苦,反而给孩子造成一种感觉:碰伤摔倒都是因为这些桌子椅子的“错”,所以该打。即使是爷爷,碰疼了也“一视同仁”地应该被打。

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老公,又和爷爷奶奶商量,决定改变做法。儿子再受伤,我们依然是无微不至地关心,但同时给儿子讲道理:“是你走路不小心摔倒了、碰疼了。那墙和桌子又没动,是你撞的它,以后走路小心点就好了。”刚开始儿子对我们的表现很不满,觉着受了委屈,所以比以前哭得时间更长、更伤心。渐渐地说得多了,他也慢慢明白了一些道理。以后再摔倒了自己就爬起来,碰疼了哭两声就过去了,再也没打过墙或桌子。
我想这种小事情肯定每个小宝宝的家庭都会遇到,真可谓是微不足道。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因为事情小而不理会。请静下心来想想您是怎么处理这件小事的吧。

闲暇时分,我翻阅了很多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感到对这种小事处理方法的不同,反映的是为人父母的您教养孩子方式的不同。心理学上将其简单的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专制型——只告诉孩子摔倒了爬起来,而对孩子受伤毫不关心;②娇宠型——对孩子受伤表示极大的关切,孩子让打就打,说打哪儿就打哪儿,一切以他的意志为转移;③冷漠型——只顾自己的事情,对孩子漠不关心;④权威型——对孩子受伤表示关心的同时,给孩子讲道理,告诉他是自己不小心才受伤的,以后注意。

当然了,最后一种“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是最好、最有效的,但也是最费时费力的。这种方式教育下的孩子多表现出活泼、开朗、独立、善于交往、思维活跃等积极的个性特点。专制型的父母对孩子表现得过于支配,要求孩子一切顺从自己的意愿,却对孩子缺乏热情、缺乏爱心,孩子长大后易形成被动、懦弱、依赖、甚至不诚实的个性特点。娇宠型的父母则是爱心有余而要求不足,有时甚至于放纵,对孩子要求较少,孩子常常随心所欲。冷漠型的父母忙于自己的事情而忽略做父母的责任,让孩子自生自长。后两种教育方式下的孩子常表现出任性、自私、独立性差、蛮横无理等个性特征。

孩子的成长过程也就是父母的成长过程,我深深地体味到这一点,也同时更感到为人父母者责任的重大。

儿子学走路了,看着宝贝疙瘩努力进取的可爱样子,全家人既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宝宝长大了,要离开爸爸妈妈的怀抱了。紧张的是儿子走路不稳,会摔跟头。因此刚开始的时候,爷爷、奶奶、老公和我轮流扶着儿子走。大人们累得腰酸腿疼,心里却乐开了花。

开始的时候,儿子很少摔跤。随着儿子一天天的进步,我们也渐渐地由少扶到不扶。他在前面摇摇晃晃,我们在后面匍匐前进,眼看要摔的时候扶一把,感觉轻松不少。可是儿子吃的若头却越来越多,因为有时根本来不及去扶他而眼看着他摔腚墩、头撞到墙上或磕在桌子角上。最严重的一次是脚下一滑,脸碰在电视机柜的边上,顿时就是一片青紫,儿子立刻哭得没了人声。大约过了一个星期才渐渐消下去。经常是耳听“砰”的一声响,接着是儿子的哭声。全家人从不同的地方奔到儿子的面前,有的给擦眼泪,有的检查碰伤的地方,真是无微不至。儿子一边哭一边指着碰他的地方。“打,看你还碰疼我们宝宝不。”我们这样给儿子出气。

一天,爷爷正抱着宝贝孙子玩得开心,不小心两人的头碰在了一起。大概碰的不重,儿子没哭。却抬起小手照着爷爷的额头就打,小嘴还说着:“打,打”。我急忙过去阻止儿子:“怎么可以打爷爷呢,爷爷又不是故意的。”儿子委屈而疑惑地看着我,小嘴说不明白,但他的眼神让我一下子明白了:我们做错了。

孩子在学走路的时候,磕磕碰碰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不应该为了给孩子出气就去打地面、打墙壁、打桌子。这样做不但不能减轻孩子的痛苦,反而给孩子造成一种感觉:碰伤摔倒都是因为这些桌子椅子的“错”,所以该打。即使是爷爷,碰疼了也“一视同仁”地应该被打。

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老公,又和爷爷奶奶商量,决定改变做法。儿子再受伤,我们依然是无微不至地关心,但同时给儿子讲道理:“是你走路不小心摔倒了、碰疼了。那墙和桌子又没动,是你撞的它,以后走路小心点就好了。”刚开始儿子对我们的表现很不满,觉着受了委屈,所以比以前哭得时间更长、更伤心。渐渐地说得多了,他也慢慢明白了一些道理。以后再摔倒了自己就爬起来,碰疼了哭两声就过去了,再也没打过墙或桌子。
我想这种小事情肯定每个小宝宝的家庭都会遇到,真可谓是微不足道。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因为事情小而不理会。请静下心来想想您是怎么处理这件小事的吧。

闲暇时分,我翻阅了很多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感到对这种小事处理方法的不同,反映的是为人父母的您教养孩子方式的不同。心理学上将其简单的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专制型——只告诉孩子摔倒了爬起来,而对孩子受伤毫不关心;②娇宠型——对孩子受伤表示极大的关切,孩子让打就打,说打哪儿就打哪儿,一切以他的意志为转移;③冷漠型——只顾自己的事情,对孩子漠不关心;④权威型——对孩子受伤表示关心的同时,给孩子讲道理,告诉他是自己不小心才受伤的,以后注意。

当然了,最后一种“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是最好、最有效的,但也是最费时费力的。这种方式教育下的孩子多表现出活泼、开朗、独立、善于交往、思维活跃等积极的个性特点。专制型的父母对孩子表现得过于支配,要求孩子一切顺从自己的意愿,却对孩子缺乏热情、缺乏爱心,孩子长大后易形成被动、懦弱、依赖、甚至不诚实的个性特点。娇宠型的父母则是爱心有余而要求不足,有时甚至于放纵,对孩子要求较少,孩子常常随心所欲。冷漠型的父母忙于自己的事情而忽略做父母的责任,让孩子自生自长。后两种教育方式下的孩子常表现出任性、自私、独立性差、蛮横无理等个性特征。

孩子的成长过程也就是父母的成长过程,我深深地体味到这一点,也同时更感到为人父母者责任的重大。






上一篇 宝宝喝水为什么容易呛 - 胎教
下一篇 宝宝为何发音不准 - 胎教




相关信息
1、女人各年龄段要宝宝的利弊
2、五大胎教与优生同步
3、孕晚期--胎教的巩固时期
4、音乐胎教
5、语言胎教
6、胎心检查让你生个好宝宝
7、抚摸胎教  
8、音乐胎教  
9、胎教是一种自然现象
10、两滴血孕前可测宝宝健康 - 孕前检查
11、想要宝宝就得少吃肉类食品 - 孕前准备
12、38种测宝宝性别的有趣方法 - 生男生女
13、给未来宝宝一个营养仓库 - 孕妇饮食
14、孕产妇补钙宝宝有“骨”气 - 孕妇饮食
15、透视腹中宝宝的生长发育 - 胎儿发育
16、准妈妈缺钙宝宝易龋齿 - 孕妇饮食
17、为什么要数胎动?胎动是宝宝健康的晴雨表 - 胎儿发育
18、宝宝为什么成了臀位呢? - 胎儿发育
19、比比看,生宝宝哪家最合适(沈阳市) - 医院选择
20、分娩2分钟 影响宝宝一生 - 分娩过程

1.本文章来源于网上,本站只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