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自主性的影响和对策
时间:2007-07-04 转载:东东成长记 来源:中国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自主性的影网
关键字:中国 家庭 教养 方式 幼儿 自主性 影响 对策
[摘要] 现行家庭教养方式存在着种种弊端,对幼儿身心发展,尤其以自主性方面有许多不良的影响.本文针对我国家庭教养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希望对我国家庭教养方式的改进起到微薄之力。
[关键词] 家庭教育;自主性 ;教养方式
教育是每个人健康成长的关键和基石,它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三部分共同构成。在当前的我国,由于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为了孩子的健康和学习,为了孩子的前途和命运,我们每一个中国父母都耗尽的自己的心血,但家庭教育的弱点和弊端仍然暴露无疑。
一、现状
在日本某大型企业,坚决不用任何一个中国人,其原因是中国人学历高,能力低,而且容易起内讧。中国新一代独生子女为中国人性弱点上又重重地涂抹了一笔,许多人认为新一代孩子自私,缺乏自主,没有责任感,缺乏协作精神。辽宁省教委“关心下一代协会”,和《家庭教育》编辑部联合进行的一项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就反映出在许多中国家庭的教育过程中,家长们的家教态度、方法、内容、形式及策略等诸多方面均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 1、家长对子女溺爱过度。59.18%的家长在养育孩子上不惜代价,孩子要什么就买什么,每周干家务的劳动时间极少,18.72%的学生根本不要做任何家务劳动,7.81%的孩子经常让家长帮助打扫教室卫生,65.27%的学生要父母接送上学……2、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90.83%的家长期望子女考上大学,为了使这种期望不至于落空,35.70%的家长为孩子请了家庭教师,66.03%的家长让孩子参加过特长班,64.67%的家长曾额外为孩子布置家庭作业,为了孩子能够专心致志的学习,62.52%的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活,其中41.86%的家长“经常如此”,20.66%的家长“有时如此”,当孩子没有考出好成绩的时候,29.71%的家长会把孩子狠狠教训一顿[1]。从以上数据明显可以看出我国父母的教养方式让孩子的自主性严重缺乏以及孩子学习压力过大。而这些问题不是短期内造成的,幼儿期是幼儿接受教育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是培养幼儿自主性的关键期,而这一阶段家长们的家养方式是关键,也就是说家庭教养方式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二、问题
而目前我国家长们普遍采用的家庭教养方式,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中国家长对孩子的严重溺爱
爱孩子是天性使然,我国的父母——尤其是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更娇惯孩子、宠溺孩子。在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当仁不让地名列前矛。我国的父母愿意为孩子们准备好一切,尤其是我国家庭中的爷爷奶奶对孙子孙女们的无原则的迁就和溺爱更了不得。家长们总是会因为所谓的安全问题或其他顾虑而替孩子做了那些本该是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这样则会妨碍孩子自身的努力,从小都是父母包办的孩子缺乏主见,依赖心特强。他们只把优越的环境、物质提供给孩子,这样会教会孩子只懂得到,不懂付出,看看目前我国有多少“啃老族”就知道我国父母教育有多大失败了。现在有多少孩子长大后甚至上了大学以后都不能照顾自己,有的更因此退学;有多少孩子走上社会后,由于总没有主见,结果很难闯下自己的一片天空;有多少孩子,更有多少孩子,对家长起而反叛,结果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正确的方向……我国的父母只有爱的情感,而缺乏爱的理智,不懂爱的科学,总是包办、代替,孩子则永远不能完成心理“断奶”,长大后也不能在大千世界独当一面。
2、中国家长鼓励孩子成为“现实主义者”
我国的父母对孩子表达爱时相当含蓄,尤其是表现的语言中,他们从不热情洋溢地称赞孩子,比如说:“你最漂亮,你最能干”。这与我国五千年延续下来,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有关。我国的父母很少愿意当着孩子的面夸奖孩子,生怕产生副作用,滋生出骄傲自满的心理。他们教育孩子要谦虚谨慎,因此,在我国的家庭教育语言中,挑剔比鼓励要高出好几倍。我国的父母这样给孩子从小灌输了“面对现实”的思想,孩子永远不会比人家自信,这也是我国的孩子在人前不敢注释:[1]《拷问中国教育》.杨晓升.文淮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原因。中国的父母倾向与鼓励孩子成为“现实主义者”,而不像美国的父母则鼓励孩子当一个“梦想家”,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的家长更注重孩子的功课,而美国的家长则经常通过课外活动,强调孩子的未来发展。
3、中国家长在家中的绝对权威性
尊老爱幼是中华几千年文化遗留下来的传统美德,在传统家庭中所处的长幼顺序规定了家长有绝对的权威,绝对的尊严,长幼有序的观念深刻影响了父母教养孩子的方式。在家中,孩子不应有自己的意见,必须对长辈绝对服从,而家长对待孩子“喜怒无常”,心情好时,宠着,护着,拿在手里怕摔了,喊在嘴里怕化了……而孩子从小就被教育不得与父母顶嘴,不得擅自做主,理由只有一个,因为他是家长,家长有绝对的权威。
4、中国家长教育孩子作学习的机器
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家长们为了让孩子成为全能人才,不顾孩子的兴趣如何,一味报这个那个兴趣班,给孩子增加学习压力。学习自由是人最基本的权力,可我国的孩子连最基本的权力都被剥夺了,甚至孩子们提出与学习无关的问题,我国的家长往往用搪塞的方式给予回答……我国的孩子学习压力都太大,孩子们在学校太累,回家仍被家长强调抓紧学习。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其他的事情一律不重要,我国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只知道学习,其自理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竞争能力远远不如其他国家的孩子,也之所以有外国人说中国人只有好成绩,没有高能力。
三、对策
由以上观点可以看出,我国传统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缺乏主见,缺乏个性。然而,独特的个性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它的形成要从小培养。所以,实行个性教育,发展个性就成为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1、放开包办之手,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就像古谚语说的:“只有自己系好鞋带,才能一步一步走得踏实”任何一种技能的掌握都能让孩子更好地面对人生,面对未来。因此,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可以说也是一种获得快乐的技能,因为没有一个不能自己解决问题的人是生活快乐的。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理论提出,幼儿正处于建立自主性的阶段,父母应帮助孩子学会独立,尤以日常自理能力最为重要。有的家长认为吃饭、穿衣是小事,孩子长大了自然就能学会,其实这种观念是不科学的,从儿童发展的观点来看,幼儿神经成熟后应出现的行为若没有机会练习会变得更加迟钝。所以家长应给予孩子大量的机会练习,若能把握此时学习模仿的动机加以训练,小孩日后自动自发的特制较易养成,所以可以让孩子保留自己的空间,脱离成人的照顾,获得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对日后的生存更有帮助。
2、放弃家长的绝对权威
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有了自己独立的意识,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兴趣爱好。很多时候,很多家庭,貌似家长围着孩子转,事实上则是孩子围着家长的意志转。家长们常以孩子不懂事为理由,安排孩子上各种学习班,练特长,考证书,孩子如果考不好就就要受到训斥、体罚,还美名其曰“这是为了孩子好”,其结果往往与意志背道而驰。作为家长,不能把自己全部的希望寄托给孩子,如果不是把孩子的意愿放在首位,尊重孩子的个性、人格、兴趣,使之有更充分发展的自由空间,而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替孩子做主,这样做只能让孩子成为家长的傀儡。而父母只有放弃绝对的权威,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宽容。
3、放弃对完美的可笑执着
天底下没有什么事物是绝对完美的,你的孩子也是一样,孩子不可能完美无缺,而我们只能让他力求完美。当孩子犯了许多错误时,会让家长感到特别失望,觉得这样的孩子无论如何教育,都不再可能“有出息”,便渐渐放弃对他的教育。其实要让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才是最基本的。孩子之所以要教育是因为他可能会犯错误,还需要改正,塑造和引导。因此,不管孩子犯了多少错误,犯了多大的错误,放弃对他的教育都是极为愚蠢的做法。其实,越是犯错误的孩子,越需要家长用“鲜花目光”去看待他,也就是说,他们越需要我们的鼓励,所以有人就说:“批评孩子一千次,会使天使变成魔鬼,鼓励孩子一千次,会使魔鬼变成天使”所以我们不能够放弃犯错误的孩子,而必须用全部的爱心,去温暖孩子,教育他,引导他,塑造他。
4、给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
长期以来,我们的家长似乎一直没有把儿童当儿童看待,“把儿童当儿童看”这个观念,需要每一个家长和老师认真思考。大多数家长和老师对任何涉及儿童的事情,都没有做到听取儿童的意见。我们见到的是常被他们挂在嘴上的:小孩子懂什么,大人说话小孩少插嘴。其实反过来想想,既然是关于孩子的事情,为什么不能听一下他们的意见呢?你让孩子参与谈话,孩子会觉得自己在你心中十分重要,同时孩子会更愿意与你沟通,如果对孩子的话爱理不理,这样会扼杀孩子表达机会,表达的欲望,即使是孩子在说一些你听起来毫无意义的话。尽管他们的观点可能不是特别成熟,可那毕竟是他们的观点啊,作为成年人如果不尊重孩子表达的机会,一味地要求听从,他们就永远不会独立思考问题,更不会独立处理问题,时间一长,所谓的独立生活能力,无论如何都培养不出来了。
5、给孩子多些表扬,激励孩子的自信
对于孩子,应多夸奖,因为每一个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历史上的许多为伟人故事足以说明这点,就像爱迪生小时候也被老师列入“笨小孩”之列,但他的母亲一直鼓励他,说他会成功,终于使他成了一个伟大的发明家。可见,父母和老师的信任和鼓励,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他身上总有闪光点,总有异于常人的地方,对孩子的个性要充分宽容。孩子的心理和意志都很脆弱,他们更渴望得到成人的理解和鼓励,更依赖成人对他的评价,从而更肯定自己,对自己更自信。对于孩子,每一句鼓励的话都是阳光,而相反,每一句粗暴的谴责,都足以扼杀他们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个性发展的动力之一。激励会使孩子处于积极的状态,孩子的自信心就是在不断表扬和肯定中建立起来的。
6、给孩子一个发光的机会,让孩子多些快乐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特点,为什么不能让他适时表现一下呢?不管孩子是否爱好于学习,爱好于游戏,孩子总有与众不同的一面,即使你觉得孩子这方面的特长其实实在没有什么好炫耀的,可是给孩子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也许只是家长们的举手之劳,可却在很大程度上让他更有自信,更加快乐!
其实我们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受教育的人所固有的人性得到更好更健康的成长。这本是很简单的道理,而我们的教育却做着相反的事情,那么多的家长和老师,都盲目做着大家认为正确而却不符合常理的事,而大家似乎都停不下来,像是朝着一种莫名的信仰继续朝前走,而如今我们所需要做的是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取长补短,为了我们祖国未来栋梁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拷问中国教育》.杨晓升.文淮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2]《亲历中外育儿异同——一个美国人对中美育儿异同的感想》.哓石.选自《幼儿教育导读》.2006.3
[3]《加拿大人怎么做父母》 .袁睿.选自《家庭教育》.2006.11
[4]《‘严’与‘宽’的困惑——这样以正确的方式教养孩子》.黄毅.选自《幼儿教育导读》 2004.8
[5]《中国教育调查》 .齐欣赵田峰 .九州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6] 《亲子沟通必读99法》.阑秀云 徐守责.中国宇航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
[7]《求求你表扬我》.肖雅.选自《幼儿教育导读》2006.3
[8] 《10种获得美丽人生的好方法》. Summer.选自《幼儿教育导读》2004.3
上一篇 “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三) | |
下一篇 “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四) |
相关信息
1.本文章来源于网上,本站只是转载!